職場教練
多元共融別走味:從彩虹麵包到台菜的創新之路
最近公司搞了一場多元共融的研討會,聽起來很美好,但實際情況就像我上次去吃日式定食,菜色名稱華麗,但吃起來就是少了那麼一點靈魂。大家都在討論「多元」、「共融」,但好像每個人都在說不同的語言,就像在不同頻道的廣播,只能聽到雜音,聽不清重點。 「彩虹麵包」的困境 我記得小時候,麵包店開始推出「彩虹麵包」,五顏六色,看起來超誘人。但咬下去,卻發現裡面的麵團味道都一樣,只是外表不一樣。現在的多元共融,有時候也像這樣,只是把一些「多元」的元素堆疊起來,卻忽略了真正的融合。 公司那位新來的HR經理,總是喜歡用一些很「專業」的詞彙,像是「包容性」、「公平性」、「代表性」。但這些詞彙就像是裝飾品,放在漂亮的盒子裡,卻沒有真正滲透到組織的文化中。就像我上次買的進口餅乾,包裝精美,打開來卻發現是硬邦邦的,根本不好吃。 「麻將牌」的拼圖遊戲 多元共融,就像玩一局麻將,每個人手上的牌代表不同的背景、經驗、價值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