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 CEO 別只看過去!給候選人「成長計畫」就對了
還記得上次跟朋友去那間新開的台菜餐廳嗎?菜色擺盤精緻,但口味卻少了點靈魂。朋友抱怨說:「感覺廚師只是照著食譜做,沒有把自己的創意和想法融入進去。」當時我就在想,這不就是很多公司選 CEO 的寫照嗎?常常是看著過去的成績,卻忘了問問候選人未來想怎麼煮這盤菜,想怎麼帶領團隊走向成功。
從台菜到 CEO:選人不只是看過去
以前選 CEO,就像選餐廳的廚師,大家習慣看的是他過去的菜譜,看看他做過哪些拿手好菜,有沒有得過獎。如果過去的菜都做得很好,就覺得他肯定能勝任。但問題是,過去的菜譜不代表他現在能做出符合公司口味的菜。就像那間台菜餐廳,廚師過去可能在法國餐廳做過甜點,但這不代表他能做出道地的紅燒肉。
「成長計畫」:讓候選人展現未來藍圖
後來,我發現了一個好方法,就像讓廚師先寫一份「成長計畫」,說明他未來想怎麼煮這盤菜,想怎麼創新,想怎麼讓客人滿意。這份計畫不只是簡單的菜單,而是包含食材選擇、烹調技巧、擺盤設計,甚至連服務流程都詳細說明。這樣一來,我們就能看到候選人的想法、目標、以及他對公司的理解。
「成長計畫」的四個面向:深入了解候選人的想法
這份「成長計畫」通常分成四個面向:
- 商業影響:候選人認為未來公司在哪個領域能有突破?他會如何影響公司的營收和利潤?
- 組織影響:候選人會如何調整組織結構?他會如何激勵團隊?
- 利害關係人影響:候選人會如何與股東、客戶、員工建立良好的關係?
- 個人領導力影響:候選人會如何提升自己的領導力?他會如何應對挑戰?
這就像讓廚師說明他想怎麼改良紅燒肉的配方,他會如何訓練廚房團隊,他會如何與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,他會如何提升自己的烹飪技巧。
「預先檢驗」:模擬失敗情境,找出潛在風險
為了更深入了解候選人的想法,我們還會進行「預先檢驗」。這就像讓廚師想像紅燒肉做失敗了,問他為什麼會失敗,他會怎麼應對。這能幫助我們找出候選人的潛在風險,以及他應變的能力。例如,如果候選人認為紅燒肉的失敗是因為豬肉品質不好,那他可能對供應商管理非常重視。如果他認為失敗是因為烹調時間不夠,那他可能對流程管理非常注重。
「成長計畫」的價值:不只是選人工具
「成長計畫」的價值不僅在於選人,更在於它能幫助候選人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目標和方向。就像讓廚師在寫「成長計畫」的過程中,他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想成為怎樣的廚師,想做出怎樣的菜。這份計畫也能成為候選人與公司之間的契約,明確雙方的期望和責任。
「成長計畫」的實施:從討論到行動
實施「成長計畫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就像讓廚師從紙上的計畫轉變為實際的行動,需要耐心和毅力。我們通常會安排候選人與資深主管進行討論,讓他們分享經驗和建議。同時,我們也會提供資源和支持,幫助候選人克服困難。
「成長計畫」的案例:從失敗到成功
我記得有個候選人,他的「成長計畫」主要在於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。他認為公司應該更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,提升社會責任感。起初,我們對他的想法有些疑慮,因為這與我們過去的策略有些不同。但經過深入的討論和分析,我們發現他的想法確實有其價值。後來,在他的帶領下,公司成功地提升了品牌形象,並獲得了更多客戶的青睞。
「成長計畫」的注意事項:避免常見陷阱
在實施「成長計畫」時,需要注意一些常見的陷阱。例如,有些候選人可能會抄襲別人的計畫,或者只是為了迎合我們的期望而編造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。因此,我們需要仔細審查候選人的計畫,並與他們進行深入的訪談,以確保他們是真心誠意地想要為公司做出貢獻。
「成長計畫」的未來:持續創新與發展
隨著時代的發展,「成長計畫」也在不斷創新與發展。例如,我們開始將人工智慧融入到計畫的審查過程中,以提高效率和準確性。同時,我們也開始鼓勵候選人將永續發展的理念融入到計畫中,以應對全球性的挑戰。
從台菜到 CEO:打造獨一無二的美味
就像一盤成功的台菜,需要廚師的創意、技巧、以及對食材的熱愛。選 CEO 也一樣,需要我們用心去發掘那些有想法、有能力、有熱情的人。讓他們在公司的舞台上,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美味。
原文
標題:When Picking a New CEO, Ask Them for a Growth Plan
網址:https://hbr.org/2025/05/when-picking-a-new-ceo-ask-them-for-a-growth-pl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