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時代的數位茶館:我們都在找什麼?

AI時代的數位茶館:我們都在尋找什麼?

還記得以前村裡的老茶館嗎?油燈昏黃,空氣中瀰漫著茶香和菸味,人們坐在那裡,聊家裡的話,說江湖的故事。現在,我們有了AI,有了生成式AI,就像有了數位茶館,但這間茶館的氛圍,卻有些微妙的變化。大家都在裡面尋找什麼?是效率?是靈感?還是僅僅是好奇心?

「AI寫信給客戶」的焦慮:比手抄信更難?

我朋友小美,在一家網路行銷公司工作。最近,公司導入了一套AI寫信工具,宣稱可以自動生成客戶郵件,節省人力。小美原本是個很有熱情的人,她喜歡花時間研究客戶的需求,然後用自己的話寫信,希望能讓客戶感受到她的誠意。但現在,她開始感到焦慮,因為她覺得自己好像變得多餘了。她問我:「AI寫的信,真的能像我手寫的信一樣,讓客戶感受到溫度嗎?如果客戶發現是AI寫的,會不會覺得我不真誠?」

這就像以前的書童,每天抄書,字字滴血。現在,AI可以快速生成文字,但這份「快速」背後,是否犧牲了那份用心?就像手抄的信,每一筆每一劃都充滿了書童的心血,而AI寫的信,就像是流水帳,少了那份獨一無二的溫度。

「靈感咖啡機」的困境:創意是否能被複製?

我另一位朋友阿哲,是一位平面設計師。他常常在靈感枯竭的時候,跑到咖啡廳,點一杯咖啡,然後靜靜地思考。最近,他開始嘗試使用AI生成圖像,希望能快速找到設計靈感。他發現AI可以根據他的描述,生成各種各樣的圖像,但這些圖像往往缺乏獨特性,就像是咖啡機裡面的標準配方,少了那份獨特的風味。

就像咖啡師,他會根據顧客的喜好,調整咖啡的濃度、溫度、甚至加入一些特殊的配料,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咖啡。而AI生成的圖像,就像是咖啡機裡面的標準配方,缺乏那份靈活性和創造力。阿哲開始思考:「AI可以幫助我找到靈感,但它真的能取代我的創造力嗎?」

「數位茶館」裡的迷茫:誰是真正的傾聽者?

在數位茶館裡,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的經驗、尋求幫助、甚至只是單純地打發時間。但這間茶館的氛圍,卻有些微妙的變化。以前的老茶館,大家會互相傾聽彼此的故事,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。但在數位茶館裡,大家往往只是在發表自己的觀點,很少有人真正地傾聽別人的聲音。

就像以前的茶館老闆,他會花時間了解每個客人的喜好,然後為他們推薦適合的茶葉。而在數位茶館裡,大家往往只是在發表自己的觀點,很少有人真正地傾聽別人的聲音。這讓我在想:「在數位茶館裡,誰才是真正的傾聽者?」

「AI寫程式」的挑戰:從抄作業到創造新世界

我認識一位年輕的程式設計師,小明。他原本覺得AI寫程式很酷炫,可以幫助他更快地完成工作。但當他開始使用AI寫程式時,他發現AI生成的程式碼往往缺乏效率,而且需要他花費大量的時間去修改和優化。他開始思考:「AI可以幫助我寫程式,但它真的能取代我的工作嗎?」

就像以前的學生,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抄作業,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。而AI寫程式,就像是自動抄作業,少了那份學習和思考的過程。這讓我在想:「我們是否應該讓AI成為我們的助手,而不是取代我們的角色?」

「數位茶館」的未來:人與AI的共舞

數位茶館的未來,並非人與AI的對立,而是人與AI的共舞。AI可以成為我們的助手,幫助我們提高效率、拓展視野、甚至激發靈感。但AI永遠無法取代我們的人性、創造力、以及對世界的理解。

就像以前的老茶館,它不僅是一個喝茶的地方,更是一個社交的場所,一個分享故事的地方。數位茶館也應該成為這樣的地方,一個讓人們可以互相交流、分享經驗、共同成長的場所。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與AI共舞,利用AI的優勢,發揮我們的人性光芒。

「AI寫報告」的價值:效率與溫度的平衡

我朋友小華,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。他原本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撰寫市場分析報告,現在,他開始使用AI寫報告,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。但他發現,AI寫的報告往往缺乏深度和洞察力,需要他花費大量的時間去修改和完善。他開始思考:「AI可以幫助我寫報告,但它真的能取代我的工作嗎?」

就像以前的秘書,她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整理文件、安排行程,現在,AI可以自動完成這些工作,但她仍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與客戶溝通、建立關係。這讓我在想:「我們是否應該讓AI成為我們的助手,而不是取代我們的角色?」

「數位茶館」的守護者:人性的光芒

數位茶館的守護者,並非AI,而是我們自己。我們需要保持對世界的熱情、對工作的投入、以及對人性的關懷。我們需要利用AI的優勢,發揮我們的人性光芒,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
就像以前的老茶館,它不僅是一個喝茶的地方,更是一個社區的中心,一個分享故事的地方。數位茶館也應該成為這樣的地方,一個讓人們可以互相交流、分享經驗、共同成長的場所。讓我們一起守護數位茶館,讓它成為一個充滿人性的光芒的地方。


原文

標題:How People Are Really Using Gen AI in 2025
網址:https://hbr.org/2025/04/how-people-are-really-using-gen-ai-in-2025

Read more

AI風險大哉問?跟阿嬤採蓮心學AI安全!

還記得上次去宜蘭採蓮心嗎?那種濕漉漉、泥濘的田埂,加上阿嬤教我們如何小心翼翼地將蓮心撈起,那種成就感,真的難以忘懷。AI的發展,就像那片蓮田,看似充滿希望,但也潛藏著許多挑戰。如果沒有適當的引導,就像蓮心一樣,容易長出雜草,甚至淹沒在泥濘中。現在,我們來聊聊Adobe如何看待AI風險,以及如何確保AI的發展方向。 AI的風險就像田埂上的雜草 AI現在無所不在,從幫你推薦旅遊行程,到診斷疾病,甚至幫你畫圖,簡直是個萬能助手。但就像蓮田裡會長出雜草一樣,AI也存在風險。有些AI模型可能產生錯誤資訊,甚至造成傷害。更可怕的是,現在出現了「agentic AI」,就像放生了一隻聰明的蓮心採摘者,它能自主執行任務,但如果沒有人好好監督,它可能會做出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。 品質不能打折,就像蓮心不能有泥沙 現在AI發展速度快,廠商們都想搶佔市場,但有些產品為了快速推出,犧牲了品質和安全性。就像蓮心一樣,如果沒有經過仔細清洗,裡面可能混雜著泥沙,影響口感。Adobe認為,創新不能以犧牲品質為代價。就像阿嬤教我們,蓮心要仔細清洗,才能做出美味的蓮子羹。

By Latte Pal

資料一致性:從早午餐店的班尼迪克蛋,學資料庫的保證撇步!

週末早午餐的困境:關於資料一致性的故事 週末早午餐,是許多人放鬆心情的儀式感。想像一下,你和朋友約在一家新開的早午餐店,店裡人聲鼎沸,氣氛熱絡。你點了一份酪梨吐司,朋友點了班尼迪克蛋。然而,當餐點上桌時,你發現你的酪梨吐司上的酪梨,跟網路上照片的顏色差了十倍!朋友的班尼迪克蛋,醬汁淋得亂七八糟,蛋白也散得像一團棉絮。你朋友崩潰地說:「這根本不是我期待的班尼迪克蛋啊!」 這時候,你可能會想:「早午餐店的廚師是不是偷懶了?還是食材品質不好?」但其實,這跟資料一致性有很大的關聯。在資料庫的世界裡,資料一致性就像是早午餐店的廚師遵循食譜,確保每一份餐點都符合標準。如果廚師隨意更改食譜,或者使用不合格的食材,那麼餐點的品質就會參差不齊,甚至讓人大失所望。 資料一致性的重要性:就像一份完美的班尼迪克蛋 資料一致性,簡單來說,就是指資料在不同時間點、不同地點、不同使用者存取時,都應該保持相同的狀態。就像一份完美的班尼迪克蛋,蛋白要滑嫩、蛋黃要完整、麵包要烤得恰到好處,所有元素都必須協調一致,才能呈現出最佳的風味。如果班尼迪克蛋的蛋白是生的,蛋黃是硬的,麵包又烤焦了,那根本無法稱之為

By Latte Pal

老闆開出不可能任務?教你策略性「不」!

還記得上次跟朋友去那間新開的台菜餐廳嗎?菜色超豐盛,但其中一道菜,滷得油亮亮的豬腳,卻讓我覺得有點…不對味。朋友讚不絕口,說滷汁超入味,但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,像是少了點那種熟悉的、家常的味道。後來想想,這大概就是因為餐廳的廚師,為了迎合市場需求,把傳統的家常菜,做了些「改良」,結果反而失去了原本的風味。 「不可能任務」背後的真實考量 職場上,我們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。老闆或上級,為了追求更高的業績或更快的進度,會給我們設定一些看似「不可能完成」的目標。就像那道被「改良」過的豬腳,雖然看起來很誘人,但吃起來卻少了那種熟悉的美味。當時,我們可能會感到壓力山大,不知道該怎麼辦。是默默地接受,硬著頭皮去完成?還是直接表達異議,冒著得罪人的風險? 「不」的藝術:策略性拒絕 其實,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味地逞強,而是要學會「策略性拒絕」。就像一位老廚師,他不會為了迎合一時的流行,而犧牲掉一道菜原本的風味。他會仔細評估,

By Latte Pal

早午餐亂了?資料不一致的慘痛故事 & 解決方案

週末早午餐的困境:關於資料一致性的故事 週末的早午餐,是犒賞自己一週辛勞的最好方式。想像一下,陽光灑進窗邊,空氣中瀰漫著咖啡的香氣,你和朋友們圍繞著豐盛的餐盤,享受著美食和歡笑。但如果這場早午餐的體驗,因為點餐錯誤、上菜混亂、或是帳單結算不清而變得一團糟,那可就失去原本的意義了。這就像資料一致性問題,看似微不足道,卻可能讓整個系統崩盤。 點餐系統的失靈:不同廚房的資料迷航 餐廳的點餐系統,就像一個複雜的資料傳輸管道。你點了「酪梨吐司」和「冰滴咖啡」,這個資訊需要傳送到廚房,讓廚師知道該製作什麼樣的餐點。但如果點餐系統和廚房的系統沒有良好溝通,例如點餐系統顯示「酪梨吐司」,廚房卻收到的是「花生醬吐司」的訂單,那上來的餐點肯定不是你想要的。這就是資料不一致的典型例子。更糟的是,如果餐廳有分店,每個分店的點餐系統和廚房系統之間,又各自有不同的資料格式和傳輸方式,那資料不一致的情況就會更加嚴重。 廚房的混亂:不同廚師的理解偏差 廚房裡,每個廚師都有自己的烹飪技巧和理解方式。一位廚師可能認為「冰滴咖啡」應該是濃郁的口感,另一位廚師則可能認為應該是清爽的風味。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流程

By Latte Pal